園區線上圖鑑-動物類 > 鳥類

分享: 推文到Facebook   推文到Plurk   推文到Twittler  

過眼線白鶺鴒


【科名】
鶺鴒科 Motacillidae
【學名】
Motacilla alba ocularis
【形態】
體長約19公分。雄鳥冬羽爲額、喉及臉皆爲白色,有明顯黑色過眼線,頭頂黑色,胸部有大塊黑斑,背部、肩羽、腰則爲鼠灰色,脇爲灰白色,腹、腿、尾下覆羽爲白色,大覆羽及中覆羽白色或黑白相間,初級飛羽及次級飛羽爲黑白相間的羽色,尾上覆羽爲黑色,尾羽外側及下部白色,尾羽上部則爲黑色。雌鳥冬羽與雄鳥冬羽類似,但黑色的頭部間雜灰色斑塊,其餘則相當類似。雄鳥夏羽與其冬羽類似,但是喉爲黑色,並與胸部連成大塊黑斑。雌鳥夏羽相當接近雄鳥夏羽,主要差別在頭部的黑白羽色間的交接線較雄鳥模糊。雄鳥第一齡冬羽與雌性成鳥冬羽類似,頭部爲黑色間雜灰色斑塊,但大覆羽及中覆羽爲黑灰色帶白色羽緣,因此有明顯的二條白色翼帶,而成鳥冬羽的大覆羽及中覆羽主要爲白色,並無明顯白色翼帶。雌鳥第一齡冬羽與雄鳥第一齡冬羽類似,但是頭部爲灰色,臉部爲淡黃色。
【生態】
通常見於平原的濕地及低海拔的水域,包括農耕地、河床、池塘、堤岸、住家、道路等環境。頗能適應人類以及都市環境,台灣許多城市皆有白鶄鴒夜間群棲在鬧區樹上的的報導。多在地表活動,也會停棲在樹上或電線上。在地上奔走動作快速,常伴隨著點頭的動作。尾羽經常上下擺動,在短飛或奔走後停立時,尾羽上下擺動幅度一般比較大。飛行時翅膀時張時合,造成大波浪狀的飛行路線。晚上在樹上棲宿。
【食性】
主要以無脊椎動物爲食,絕大部分是節肢動物。喜於水域附近的礫石地跳動或短奔,以覓啄方式獵食,有時會以飛啄方式捕食昆蟲。
【鳴叫】
飛行時發出清晰之「唧唧、唧唧、唧唧…」的聲音。
【繁殖】
台灣沒有繁殖紀錄。
【遷留】
在台灣爲普遍的冬候鳥。
分布】
台灣冬天常見於低海拔地區。繁殖地區包括格陵蘭南端、冰島、英倫群島、歐洲大陸全域、摩洛哥、土耳其、高加索地區、中東、中亞、西藏、中國、西伯利亞全域、勘察加半島、阿拉斯加西端、庫頁島、朝鮮半島、日本、及台灣。度冬地區包括英倫群島、西歐、南歐、非洲赤道以北地區、中東、印度半島、斯里蘭卡、中南半島、中國華南、海南島、台灣、菲律賓、及日本。在東亞與南亞地區。
別名】
牛屎鳥仔。


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