園區線上圖鑑-動物類 > 鳥類
【科名】
|
隼科 Falconidae
|
【學名】
|
Falco tinnunculus
|
【形態】
|
體長約 32 至 36 公分。雌雄鳥異型。雄鳥的頭部鼠灰色或藍灰色,有許多黑色細縱紋。眼暗褐色,眼圈黃色,蠟膜黃色,眼下有一道窄尖、不甚醒目的深色髯斑。背部及翼上覆羽為磚紅色,散布較稀疏的黑色菱形或圓形斑點,飛羽黑色。腹面淡黃色,有許多黑褐色縱斑。尾羽及尾上覆羽灰色,無斑紋或極不明顯的細橫帶,僅尾末端有 1 道粗黑橫帶及 l 道細白橫帶。雌鳥的頭及背面為紅褐色。背部及翼上覆羽密布黑色橫斑。尾紅褐色,有多道暗色窄橫帶,末端亦有粗黑帶及細白帶。尾上覆羽紅褐色,有深色橫斑。幼鳥羽色似雌鳥,但背面的黑色橫斑更濃密,飛羽與尾羽有淡棕色羽綠。喙灰色,尖端黑色·裸腳,腳黃色,爪黑色。
|
【生態】
|
偏好曠野,以多裸地、短草地的平坦農地或荒地最常見,主要分布於平原及海岸線上,但斤陵至巾高海拔山區的農場與草地亦可見。少數個體能適應都市環境。度冬時為獨居,停棲時偏好地面上突起的上堆或地物、電塔、電線桿或電線等處,在都市內則常停在高樓樓頂或樓層間的窗台突處。
|
【食性】
|
肉食性,以各種小型動物為食,包括鼠類、鳥類、昆豳、爬蟲類、蝙蝠等,各類食物的比重在不同地區及不同季節有顯著差異。台灣常見獵食小鳥、小型鼠類以及較大型昆蟲。以空中定點懸停的方式,頭朝下尋覓地面上的獵物,一旦發現獵物,會數度降低懸停的高度,然後垂直俯衝至地面搜取獵物。若獵物為小鳥,會在離地很低的低空追逐,偶爾會在黃昏獵食空中的蝙蝠。抓到獵物後可在空中直接進食,或落至地面略加處理才進食。會重複在偏好的地點進食與吐食繭。
|
【鳴叫】
|
急促的連續單音「 ki- ki -ki- ki-」在初抵度冬地時或是與其它猛禽爭鬥時較常鳴叫。
|
【繁殖】
|
台灣沒有繁殖紀錄,但在離島馬祖有少數的繁殖族群,是已知離台灣最近的繁殖地。本身並不築巢,會使用其它鳥類的舊巢,例如鷹科或鴉科的舊巢,或在樹洞或岩縫營巢。每窩產 4 至 5 枚卵。
|
【遷留】
|
在台灣為普遷的冬候鳥,於每年 9 月至隔年的 4 月間可見。在台灣所記錄到的雌鳥明顯多於雄鳥,這顯示紅隼雌雄鳥問可能有不同的遷移型態;也可能是雄性未成鳥常被誤認為雌鳥。
|
【分布】
|
台灣廣布於各地的平原地帶。離島澎湖、蘭嶼、綠島、龜山島等皆有分布。繁殖於整個歐亞人陸及非洲,會南遷度冬,度冬於東南亞中海地區、南歐、非洲南部。
|
【別名】
|
歐洲紅隼、東方紅隼、茶隼。
|
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