園區線上圖鑑-動物類 > 鳥類

分享: 推文到Facebook   推文到Plurk   推文到Twittler  

黑翅鳶


【科名】
鷲鷹科 Accipitridae
【學名】
Elanus caeruleus
【形態】
體長約 31 37 公分·全身大致為醒目的黑白兩色。頭白色,頭頂灰色,眼紅色、有黑色過眼線。蠟膜黃色。背面、翼及尾淡灰色,初級飛羽上面灰色、下面黑色。翼上小覆羽黑色、翼下覆羽白色·腹面白色。飛行時雙翼黑白對比明顯。幼鳥頭頂、頭側及上胸有淡黃褐色縱紋,背面褐色,有許多白斑,眼深褐色·。喙黑色。腳黃色,爪黑色·
【生態】
棲息於較乾燥炎熱地區的草原,停樓於草原上的樹上,搜索地面的小動物為食。在生態棲位上,類似冬季的紅隼,佔據夏季台灣平原上沒有猛禽的生態空缺。於晨昏活動,尤其黃昏非常活躍,白天炎熱時大多停棲於樹上或電線桿上休息。台灣的西部族群的夜棲樹種以木麻黃為主。
【食性】
以草地、農地上的小型鼠類為食,在台灣主食為小黃腹鼠,偶爾捕食田鼴鼠、赤背條鼠、蜥蜴、小型鳥或是大型直翅目昆蟲。捕捉獵物時,於田野間的低空至中等高度,以定點飛行的方式覓食,或站在枝頭或電線上定點等候獵物出現。平日於晨昏獵食特別活躍,但繁殖期整天都會獵食。
【鳴叫】
繁殖期雌雄.鳥以「逼歐-」聲互相呼應,警戒或索食聲則為「 kree-uk」。
【繁殖】
台灣首度的繁殖紀錄於2001年秋季在雲林縣近海平原上,其後當地有連續多次的繁殖紀錄,而且族群拓展至台南縣及彰化縣,終年皆有繁殖紀錄,但以 3 4 月以及 9 10 月兩段期間的頻度較高,築樹巢於木麻黃上,巢山樹枝疊成淺盤狀,直徑 4O 50 公分,離地高約 3 4 公尺,每窩產 3 4 枚卵,雌鳥抱卵與餵雛,雄鳥負責供食。
【遷留】
在分布地區多為留鳥,但會因氣候與食物等因素族群有不規律擴散的現象。黑翅鳶在金門為尚稱普遍的留鳥,台灣原本並無紀錄,1998 年於台北縣貢寮鄉出現首次紀錄,當時被視為迷鳥, 2000 年在嘉義鱉鼓開始出現 2 隻活動,自2001年起開始有繁殖紀錄,而且族群漸增,成為稀有的留鳥,至 2008 年嘉義縣沿海已有 55 隻。可見其族群拓展頗為迅速。本種在過境期仍偶爾出現在西南部以外地區,例如台北觀音山、屏東墾丁等,究竟這些是台灣的留鳥族群?還是過境或新遷入的個體?目前還難以判斷。
分布】
台灣主要分布於西南部台南縣以北、彰化縣以南的近海平原,而且族群有繼續向南北拓展的趨勢,目前北部的桃園縣、南部的屏東縣、東部的花蓮縣已有零星的發現紀錄。廣布於非洲、南歐伊比利半島、阿拉伯半島、東洋界、新幾內亞。
別名】
鳳頭潛鴨。
保育】
II


回上一頁